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日前發布《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飞钊敕治隽?018年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現狀、特征、政策環境以及未來趨勢,認為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平穩,合規監管將成常態,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海關驗放的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1347億元,增長率為49.3%。我國跨境電商保持平穩發展,交易總額不斷增長,結構優化升級。社交平臺與跨境電子商務融合,形成短視頻電商,成為跨境電商的新增長點??缇畴娚踢M口平臺嘗試在線下開設實體店,為消費者提供集體驗、交流為一體的跨境實體零售新體驗。
《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跨境電商相關法律規制政策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法》獲得通過,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等3個跨境電商相關政策文件,國家部委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與中國簽署雙邊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達到17個,覆蓋五大洲。從諒解備忘錄的內容看,中國開展跨境電商國際合作以伙伴國的國情和經濟發展基礎為出發點,體現了雙邊經貿的互補性。如中國與奧地利之間強調通過電子商務促進優質產品及服務的進出口貿易,中國與巴拿馬之間強調通過電子商務合作提升物流和旅游服務水平,中國與俄羅斯、阿根廷等國家強調通過電子商務合作促進優質特色產品的跨境貿易。
《報告》同時顯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經成為外貿創新發展的新亮點、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創業創新的新平臺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載體。各綜試區進行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如在開發融資、保險等金融產品方面,設立信保資金池,提高中小跨境電商交易能力,創新保險服務,與出口信用保險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合作,為海外倉出口業務提供金融支持。隨著我國3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制度、管理和服務等領域大膽創新、協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將逐步破解。
針對違規行為,《報告》指出,我國各主管部門加大了對跨境電子商務領域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為合規監管拉開序幕。針對商家,法院嚴厲查處跨境電商中盜用公民個人信息、拆分貨物、刷單進口走私等行為。在跨境支付方面,2018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超出核準范圍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國際收支申報錯誤,未經備案程序為居民辦理跨境外匯支付業務,且未按規定報送異常風險報告等違規行為,開出了多個巨額罰單。
關于治理,《報告》認為,隨著首屆世界海關跨境電商大會在我國成功舉辦,我國在國際規則制定、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更大的責任,參與跨境電商國際治理將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