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類案例: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把握貿易機會
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具有獨特的海外數據信息收集渠道和科學的技術手段,可以為國內企業提供海外企業的資信調查與評估服務。
案例一
企業面臨困難:云南A企業結識了國外某客戶,該客戶有意向從A企業每年采購1000多萬美元的產品,由于供貨商競爭,客戶提出較為苛刻的結算方式,只能是賒銷。A企業一是剛獲得進出口經營權,還未開展過國際貿易;二是對這個國外客戶不了解;三是十分擔心采用賒銷方式國外客戶不付款。面對這些困難,原先準備派出考察組到國外了解情況,而在此時國外客戶提出2個月內到云南洽談合同。此時,企業對這筆業務難以決策,甚至疑慮或想放棄……
中國信保相助:A企業找到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中國信保立即對該國外客戶進行了國外資信調查,并對其資產及財務進行了評估,一周后向企業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該國外客戶經營的主要商品就是企業要想出口的商品,一直與中國保持著貿易關系,建議樹立信心,把握好此次外方到云南的談判機會;二是通過對國外客戶支付能力的分析,認為當時該客戶沒有支付1000多萬美元的能力,建議與客戶商談分批發貨以控制風險;三是設計了結算方式談判方案,先力爭使用付款交單或承兌交單,若不能力爭到,可以采用賒銷,但也要在中國信保提出的發貨量之內,同時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轉嫁經營風險;四是提供咨詢報告,對該客戶在國外的注冊、經營、銀行授信、法律訴訟、管理層等情況進行了解,為企業在簽合同前了解對方,樹立信心,設計談判方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結果:A企業與該客戶談判順利簽訂了貿易合同,第一批貨物已于5個月后發出,此筆貿易是A企業出口到國外市場的第一筆業務,為國際化經營邁出了第一步。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下,經過一年的努力,A企業的出口超過1000萬美元。
案例二
企業困惑:云南某省級外貿出口企業一直從事食用菌、咖啡、茶葉、香料油等農產品出口,與國外保持多年的貿易往來,客戶較多,市場穩定,近年來,出口穩步增長,但也有困惑:面對眾多的客戶,企業由于受資金、發展規模等制約,各業務部門以及業務部門內部各業務人員要求公司在資金等方面支持各自負責的業務,企業一時難以平衡。
中國信保相助:該企業通過應用出口信用保險政策,中國信保通過對該企業國外買家進行的調查、評估,對該企業主要的客戶群進行了分類,建議企業對支付能力強、信用好的客戶,擴大交易,放寬結算方式;對信用狀況一般的企業維持交易規模;對支付能力弱、信用差的客戶謹慎交易,控制出口規模、或使用比較安全的結算方式甚至停止交易。
結果:企業根據客戶情況,對國外客戶的出口規模、結算方式進行了優化調整,逐步取得良好效果,使有效的資金及經營資源更為有效地投入到關鍵市場、關鍵客戶方面,更好地把握了貿易機會。